新书本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北雄 > 第2123章 开解

第2123章 开解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对于王府幕从之长该做些什么,他是完全没有概念的。

好在他不是靠着花言巧语讨来官职的无能之人,耐得住寂寞,扛得住非议,低得下身板,终是在王府当中将将站稳了脚跟。

尤其是前些时李原堕马,钟无首内外支应,于内安定府中人心,镇定自若,于外则应付朝廷质询,进退有度。

尽到了秦王府长史的责任,同时也得了府中众人的信任。

一个人的威望大概都是在这种关键时刻建立起来。

他这里才树立起了信心,秦王就又要晋太子位了,对于他这个一直自嘲钟南山下一野人的人来说,这已经不叫挑战了,而是刚冲过了一阵,又见前方烟尘大起,敌军蜂拥而来……

钟无首心里几乎是哀鸣了一声,前年他还在县中给人往来传信,如今就要面对皇帝父子关系的问询,也是没谁了。

钟无首心弦紧绷,眉头皱成疙瘩,他觉着这事不应该来问他,起码不应该在窦孝慈不在的时候问他。

窦孝慈能言善辩,善于劝慰于人,做事也稳当,家世也显赫,不如让他来当这个长史好些……

但当此之时,他只能挖空心思琢磨了一下,才缓缓道:“见惯英雄,会遍豪杰,陛下端的好气魄。

可又是何事,让陛下意兴豪飞至此?”

李原又叹了口气,想了想,最终还是没把父亲的话都说出来,以免吓着了身边的亲信之人。

他只是把事情的前后跟钟无首说了说。

钟无首页渐渐明白了过来,“臣问殿下,太子之于秦王,有别乎?”

李原坐正身子,“两者自然不可同日而语。”

钟无首道:“即是如此,臣恭喜殿下,已得太子之礼也。”

李原诧异的道:“此为何解?”

不用钟无首回答,他随即就明白了过来,抚掌笑道:“是了,之前我为秦王,阿爷待我一如往常,如今即将入主东宫,阿爷待我自然不同。

我就说嘛,阿爷近来跟我说话越来越多,有何不对,就讥刺嘲讽……”

忘形之下,说到这里,李原尴尬的住了口……自家长史没见过驾,不知阿爷脾性,这么说有点不妥。

到了这里其实也就清楚了,他在意的不是父亲话语间流露出来的杀气让人不适,而是被父亲的气概压住了。

而且琢磨着父亲话里话外的意思,让正在为晋位储君而高兴的他,生出了惶恐。

就像父亲说的那样,他身无寸功,却又难免时常拿自己和父亲相比,想要仿效一下,凭什么?

原来阿爷是把他当太子来对待了。

李原本就性情豁达,想通了便觉郁闷全消,乐呵着跟钟无首拱了拱手,“幸有长史开解,本王今晚可以安枕矣。”

钟无首狠狠松了口气,有些话他还没说呢,所谓君臣父子,一旦晋位储君,君臣之礼便要多过父子之情。

殿下好像还没彻底明白这个道理,反而是皇帝已把姿态摆了出来。

不过这样也好,殿下还小,偶尔流露出些慕儒之情,却是更能打动人心……他也没什么经验,只能尽力为殿下打算而已。

李原没了心事,又高兴了起来,招来酒菜,晚饭他只用了个半饱,另一半肚囊都被烦恼给占了。

现在烦恼尽消,自然是要填补一下,而且他也很得意自己的眼光,能从长安县捡到一个宝贝。

其他的他不能给阿爷相比,但识人用人上却还是能稍肖一二嘛。

也就那几句话的工夫,钟无首出了一身的汗,心神好像都有些疲倦了,只想回去好好睡上一觉,补补精力。

不过见李原兴高采烈,他也不能扫兴,只好无奈的陪着暂时还是秦王殿下的李原交杯换盏。

吃了一阵,饮了两杯,李原兴之所至,便让钟无首点评一下府中众人。

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形。

李原亲近的那些人,都是李原在宫中的伴读,窦孝慈都算是后来的,却也陪伴了李原几年了。

用后来人的说法,李原身边的这些人都是他的发小,知根知底,亲如兄弟,将来也必定是由他们把东宫的架子撑起来。

只不过不是现在,他们都还太年轻了,无法担当重任,在秦王府还成,却无法填充东宫要职。

这些人你让钟无首怎么来点评?李原心里还是有数的……

只不过今晚钟无首表现的很是“惊艳”,寥寥几句,便切中要害,让李原对他的信任更上层楼,也就少了顾忌。

钟无首……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