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书本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历史军事 >自建帐以来:罗马汗国记 > 第828章 罗斯人:明明是我先崇拜康斯坦丁的

第828章 罗斯人:明明是我先崇拜康斯坦丁的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郭康的船到达码头的时候,一大群人已经在岸上等待了。除了脱欢等人,还有一大群平民也聚集到了港口。

脱欢一开始安排了仪仗进行迎接,但这种事情动静很大,经过军队和教会里,各种人有意无意的传播,很快全城都知道了。于是,不管是敬佩郭康军功的,认为他很有神圣性的,还是单纯来看热闹的,一时间,数量众多的人,全都开始往港口挤。

在海峡对面,还有罗斯新兵集训的军营。

兵部从新设立的军府里,抽调了一批人员来这边接受统一的教育和训练。白天进行操练,晚上识字学习军法,忙得不亦乐乎。对很多罗斯人来说,可能一辈子的主动学习次数,都在这几个月给用完了……

这次郭康回来,很多新兵都只听前辈说过他,知道这个人带头拼命,给大家搏取了一个参军的机会,不过还从来没见过呢。因此,很多人都提前告假,想要来看看。由于人数太多,营官等人商量了下,索性给兵部打报告,决定这几天当做例行的修整,全军都放假休息得了。兵部也没有多想,觉得这是个好事,就同意了下来。

事情比较突然,而且军营在海峡对面,数千人突然跑出来,一下把渡口都给堵了。官府设置的每日来回的渡船,装不下这么多人,有船的意大利商人还趁机哄抬价格,把一张票炒作到了平时好几倍的价格,把大家气得要死。

不过,这也阻挡不了这些一向心思活络的罗斯人,很快,他们就找到了各种办法。毕竟罗斯地区河网众多,大家平日里没少划着筏子来回走动。因此,很多人索性自己动手,制作木筏,然后穿过窄窄的博斯普鲁斯海峡,直接回对面大都主城区去。

本来这样也没什么,但是耐不住人多,而且一个筏子也装不来多少人。因此,行动力极为强大的罗斯兵,花了一晚上时间,把手边一切能漂浮的东西,都给绑了上去。第二天一早,上百个长得稀奇古怪的漂浮物,就浩浩荡荡地从兵营旁边的海滩出发,航向大都。

罗斯人根本不懂航道上的管理规则,他们学的军法军令也都是陆军的,还没有提过重要地区的水域管理规定。他们的筏子,也不像他们自己想象的那么好用。结果,大家都在海上乱划一气,很快就堵塞了本就繁忙的航道。不少航船上的商人和水手,还是第一次在大都附近见到这种架势,一时间,各种传言纷纷攘攘,都不知道他们要干什么。

最后,留守的舰队紧急出动,把海上漂荡的罗斯人都给收拾回来。有些筏子都漂出了马尔马拉海,还有些甚至撞上了来往的船只,直接散架。因此费了不短时间,才把人都给捞回来。也不知道这种条件下,他们是怎么想的,随便扎了个寻思着能漂的东西就敢乱跑了……

而即使如此,还是有几百名擅长划船的罗斯兵,成功来到了对岸,然后立刻丢弃筏子,冲进了港区。结果,港口那边也一阵鸡飞狗跳,值守的军队都紧急出动,弄清楚怎么回事之后,才把秩序稳定下来。

大都官署对此很是不高兴,觉得差点搞出大事,为此对兵部的决定提出了抗议。而兵部则认为自己的批复十分合理,至于情况发展成这样,谁也没想到啊。

扯皮了一通之后,朝廷只能下达命令,把罗斯人都赶回军营,查处营官和教头们,禁止这边的人近期再回大都,参加各种活动。结果,罗斯人费尽心力,还是没能得到这个机会,因此十分不爽。兵部这边,也只能把情况给郭康本人反应一下,看他怎么想办法了……

而除了这些人之外,其他围观者也过于热情,以至于仪仗队最后都被调去维持秩序,防止乱哄哄的人群直接涌上来。郭康的欢迎仪式,就这么唐突变成了奇怪的感觉……

在上岸之前,他就得考虑罗斯人搞出来的幺蛾子,和城里这些乱七八糟事情的影响了。

不过,目前还有众多事情要去做,因此,他也没法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这方面。

脱欢等人亲自来到他这个港位,他一上岸,就被大家围起来,嘘寒问暖,问这问那,忙得不亦乐乎。给所有人都打完招呼之后,又得去“见粉丝”,和各路围观的人打打招呼,让大家不至于白跑一趟。

脱欢上来没有说别的,而是告诉他,他得亲自去一趟皇宫,和狄奥多拉见他也没法帮忙继续压着了。

郭康只能赶紧应了下来。不过他也表示,按照计划,他还是得先去教堂。甚至,爪哇商会那边,都得跑一趟。

因为他这次来,还是带着“公事”的。而且最紧要的,都不是教会那边,而是和元人的生意。

为了维持埃及的经济周转,黑死病结束之后,郭康就开始和爪哇商会谈判。现在元军已经在孟加拉登陆,据说进展非常顺利。这样一来,很多计划也得更改了。

比如,郭康之前准备的、种植和内部采购棉花的计划,恐怕就得直接废弃,至少也得大幅调整。

因为这个时代,印度才是最大的棉花生产和棉布产地。哪怕是明朝,如今这个刚恢复没多久的棉纺织业,也比不过人家。

因此,这会儿,印度的孟买是世界最大的棉纺织中心。后世以纺织业和出口文明的松江,这时候只能叫“小孟买”。按照历史,得等到明朝中后期,才能实现赶超了。

不过,元军突然出现,直接打破了这个态势。

印度西部苏拉特周边是棉花产地,苏拉特以南的孟买和以东的孟加拉是纺织中心。此外,孟加拉还产糖。印度商人会把棉花运到孟加拉,再把糖运回来,形成所谓的“棉——糖”循环。

这个贸易网,对印度本身至关重要。不过现在孟加拉突然易手,那么即使印度本土势力还在其他地方对抗,这个对印度内外经济循环都十分重要的网络,也肯定要完蛋了。

郭康所知的历史上,棉糖贸易,是在大航海时代之后,才被冲击的。因为远洋贸易更加兴盛之后,随着英国商船往来日益频繁,越来越多的塞里斯商品进入印度。而在塞里斯糖和荷兰糖等竞争品的冲击下,印度的糖类逐渐从出口转为进口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