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书本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都市重生 >三国:从军阀到一统天下 > 第695章 清算与新政(九)

第695章 清算与新政(九)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王弋班师回朝后的第一次大朝始于沉闷压抑,中途战战兢兢,却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。

没有人开口试探工坊将在什么时候推行,更没有人向他提出朝政上的艰难险阻和无法解决的问题,只剩下一个个精神亢奋,急切想要返回工作岗位为他解决所有麻烦的‘肱骨之臣’。

对此他丝毫不感觉意外,草草收了大朝,却将荀彧、荀攸、刘晔、刘巴等重臣留了下来。

书房之内,主次落座。

王弋首先便对荀彧说道:“待此次事了,又要辛苦文若了。”

“殿下,不妨事。”

“你还是要注意休息。不过官员人选也要严格筛选,尽量选择一些德才兼备之人,我觉得不妨考察一下外任的县令。他们常年与百姓交往,知道怎么做才会效率最高,对百姓更好。”

“县令?”荀彧一愣,凝声道,“殿下,如今朝堂内空缺颇多,贸然调回来会不会……”

“哼,他们要是敢乱来更好,我直接将他们埋进各自的祖坟里。”

“呃……既然殿下主意已定,臣去查阅一下历年考功。殿下,所有空位都由外任官员补缺吗?”

“不,一部分即可。文若,官员空缺不必一次补满,留下一些也无妨。至于那些县令县尉的空缺……便从太学院中选拔吧。其中关键你要好好把握,尽量选拔德才兼备之人。”

“殿下……”荀彧闻言紧紧盯着王弋,眼神试探了一番才沉声说,“不如……举办一场考试?择其优者录用?”

然而王弋听到后却脸色一沉,他当然想举办科举,做梦都想,可他现在没实力啊。

科举的摊子一旦铺开,必定遭到无数人反对,有些人甚至可能会对他展开鱼死网破般的报复。

他倒是不惧怕反对,朝廷真的没什么人了,国家不可能依靠他们这几个人维持,这两年又是积累实力的关键时期,他不能全用新手,再杀下去就无人可用了。

“等等吧……”王弋叹息一声。

谁知话音未落,透明人马日磾忽然开口:“殿下,臣或许有一计。”

王弋差点一句“你也有计?”脱口而出,定了定神方才说道:“老尚书请讲,愿闻其详。”

“殿下,您曾与老臣说过的那些设想,这些年老臣一直在和康成等人研究。我等认为是可行的,但那是长久之计,非一朝一夕能够成功。

此次殿下在司隶遇刺,诸多同僚殒命,老臣也算是看出来了。有些事就算老臣有意回避,终究也会有人去做,还不如舍了老臣这一身腐朽,助殿下一臂之力。”

王弋早已过了情绪波动能牵动神色的年纪,可是听到马日磾这一番话都惊了。

要知道马日磾可是马融之孙,要是他能站出来推广科举,别说遇刺三两次,再来十次王弋也愿意受着。

“老尚书,你可知道……”

“老臣知晓。老臣来河北多年,殿下如何将这一片废墟建设得欣欣向荣,老臣是看在眼里的,若是祖父在,想必他也会出手相助。”马日磾很是欣慰地点了点头,忽然笑了一下,说道,“况且老朽年迈体衰,还有几年尚且难说,能做的只是助殿下前行一步,之后的路还是要殿下自已来应对。”

“有老尚书助我这一步足矣。”王弋站起身,整理了一下衣冠,竟向马日磾行了一礼,说道,“老尚书可有妙计?”

马日磾不躲不闪,他受这一礼也是应该的,马氏的释经权都交出来了,王弋一点儿都不亏。

他沉吟片刻,说道:“荀尚书只在太学院举办考试过于偏颇,我以为不如效仿前朝择选郎官的制度,只是此次不再是举荐,而是考核。所有考题由礼部统一制定发放,各州、各郡县都可以择饱学之士参与。”

“嘶……”

此言一出,在场诸人纷纷倒吸一口凉气,荀彧直接问道:“马尚书,此举非同小可,所涉之事必须考虑万全。且不说选人考试,保证考题不被泄漏就是一大难题。”

“哈哈哈……荀尚书此言差矣。”马日磾摇了摇头,笑道,“此事涉及官员录用以及千万百姓身家生活,定然要慎之又慎。但我等不怕错啊!这只是第一次。错,就是对!”

是的,错就是对。

谁都没有举办科举的经验,就算是王弋也不甚了解,谁都无法保证万无一失。

这一次的错,下一次都会被校正,都会变成正确的事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