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书本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武侠修真 >大不列颠之影 > 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这是把爵士当成腐败分子了吗!

第二百三十二章 你这是把爵士当成腐败分子了吗!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清晨的雾又浓又冷,出租马车的车厢内,埃尔德一连打了三个哈欠。

不消多,这位海军部海图测量局的二等书记官昨夜又是鏖战到了午夜两点。

只不过,同样是两点才上床睡觉,亚瑟的精神却好的出奇,埃尔德困得连眼睛都睁不开了,可亚瑟却还有精力翻看从编辑部带出来的几份稿子。

或许是因为实在扛不住了,埃尔德习惯性的摸出烟斗叼在嘴里,然而他在兜里摸索了半天,方才发现自己没有带火。

他抬起半只眼皮,用脚尖踢了踢亚瑟的靴子。

然而这个懒鬼却连话都不想,只是努了努嘴,便从亚瑟那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火柴盒。

他点燃了烟斗,眯着眼睛深深的吸了一口,烟雾在狭窄的车厢里慢慢散开,混着马车里的皮革味,倒有几分醒神的效果。

“你大早上看什么呢?”埃尔德半靠在车上:“昨晚你比我回家还晚,难不成是情书?”

亚瑟敷衍的应了一声:“稿子。”

“稿子?”

“没错,《火花》的稿子。”

埃尔德原本半睁不睁的眼,这下干脆翻了个白眼:“《火花》的稿子有什么好看的?《英国佬》瞧不上的文章,就放到《火花》上,这不是咱们的一贯态度吗?”

“话虽然是这么,但是之前《约翰牛》的那篇文章给了我一点启发。”亚瑟头也不抬的审稿道:“昨天阿尔伯特从编辑部离开以后,我让他们把《火花》这段时间的读者来信全都给搬了出来,结果意外发现了几个关注度比查尔斯还高的作者。”

“关注度比查尔斯高不是很正常吗?”埃尔德不屑一顾道:“我的读者来信不也比查尔斯那秃子多吗?”

“秃子?”亚瑟放下手中的稿子:“我的可不是查尔斯·达尔文,而是查尔斯·狄更斯。”

埃尔德闻言连连咳嗽,嘴巴和鼻孔同时往外喷烟,显然是被呛到了:“你什么?”

亚瑟抬了下眼皮,语气平平:“我,《火花》上有几位作者的来信量超过了狄更斯。”

“放屁!”埃尔德几乎是条件反射:“你肯定是数错了。”

虽然埃尔德觉得单论写书,他与狄更斯难分伯仲,但是狄更斯毕竟占了题材优势,再加上他如今又是伦敦各大剧院的招牌人物,因此人气比他高也很正常。

但是,他可以接受狄更斯超过自己,不代表可以接受其他人超过自己,尤其是,那几个超过他的作者还是常驻《火花》的。

刚刚还困得睁不开眼的埃尔德顿时急眼了:“狄更斯那子的信都能堆成山了,我都不敢我能稳稳压他一头。《火花》?亚瑟,你别开玩笑了。”

“你信也好,不信也罢。”亚瑟把膝上的稿子重新摞齐:“数字摆在那里,不会因为你骂了几句就改变。而且,我必须承认,《火花》的主编爱德华·劳埃德先生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。”

“哼?人才?就那个偷书贼?”埃尔德并没有把劳埃德放在眼里:“爱德华·劳什么来着?那子原来在舰队街的外号可是‘一便士剽窃王’,之前你派人冲进他那个印刷作坊的时候,我听他都吓尿了。”

亚瑟显然没有把这点事放在心上,他纠正道:“埃尔德,请你对我们的主编保持基本的尊重。虽然从前他为了赚钱,确实做了些不体面的事情,譬如盗印、剽窃《英国佬》的作品等等。但是,自从劳埃德先生加入帝国出版之后,他就已经彻底改邪归正了。”

正如亚瑟所,爱德华·劳埃德和伦敦的许多出版商一样,都是靠着盗版起家的。

或者,更准确的,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于剽窃狄更斯的作品,劳埃德是1832年才进入出版行业的,因此他幸运的躲过了亚瑟·黑斯廷斯爵士卓有成效的反盗版行动,并一口气出版了诸如《便士匹克威克》、《奥利弗·退斯》和《尼古拉斯·尼克乐比》等剽窃自狄更斯的盗版作品。

更夸张的是,劳埃德出版的《便士匹克威克》销量居然高达五万册,足是原版《匹克威克俱乐部》的十倍以上,当然了,这主要是由于《便士匹克威克》的售价只有原版的十二分之一。

而当《英国佬》代表狄更斯对劳埃德提起诉讼时,法官居然裁定《英国佬》提出的诉讼依据无法证明劳埃德构成剽窃,所以宣判《英国佬》与狄更斯败诉。

劳埃德对于那次胜诉的结果得意洋洋,他在舰队街的作坊里摆了三天宴,逢人就:“连法官都我没剽窃!毕竟我的发行量,比狄更斯的原著还高呢!”

他甚至还当着印刷学徒的面拍胸脯,自己这辈子最不怕的,就是跟《英国佬》打官司。

然而他的得意并没有持续太久。

因为就在这场官司结束不到半年后,亚瑟·黑斯廷斯爵士结束了他那段在俄罗斯的冰天雪地大冒险,重新回到了伦敦。

第一次听亚瑟想约见自己时,劳埃德根本没把这回事放在心上。

他甚至还特别嘱咐助手:“如果那位亚瑟爵士再提剽窃的事,就告诉他我赢了官司,我合法得很。”

事实上,亚瑟之前也确实没有再找过他的麻烦,直到去年十月,他忽然收到了一张奇怪的信封。

信封里只装着一张随手撕下来的纸条,上面的句子也很简短:“劳埃德先生,我不喜欢浪费时间。您可以选择继续做一个侥幸的盗版商,前提是上帝依然保佑你。或者,你也可以来白厅街4号找我解开误会,我只等你到下班时间。”

款写的是——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警察专员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,亚瑟·黑斯廷斯爵士。

具体劳埃德有没有单刀赴会,我们不得而知,我们唯一知道的是——当天下午,劳埃德的印刷所来了几个年轻人。等到第二天早上,他就成了《火花》的新主编。

更戏剧性的是,劳埃德加入《火花》之后,不但没有闹脾气,也没有再玩那些下三滥的江湖伎俩。

与之相反,这个原本在舰队街属于“见不得光的边缘人物”的出版商,在短短三个月内,便让《火花》的面貌焕然一新。

虽然亚瑟在《火花》创刊之初便对它寄予厚望,但实在的,这主要是亚瑟一厢情愿罢了。

实际上,无论是狄更斯、大仲马和迪斯雷利等《英国佬》台柱子级别的作者,还是整个英国文学圈子,都把《火花》视为低端杂志。但凡有些名气的作家都不乐意给《火花》投稿,倘若不是看在亚瑟的颜面上,狄更斯等人甚至一篇稿子都不想给《火花》投。

正因如此,所有人都想当然得把《火花》当成了《英国佬》和《布莱克伍德》的补位杂志。而质量和市场定位不准,也使得《火花》纵然占据着火车站书报摊的地利,可销量却一直不温不火。

但是在劳埃德接手后,《火花》忽然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伦敦城里最懂伦敦市民喜好的文学杂志。

这是整个帝国出版公司和英国文学界都没料到的事情。

毕竟,贵族们喜欢看《布莱克伍德》,中产阶级喜欢看《英国佬》,银行家和股票经纪人喜欢看《经济学人》。

但是纺织厂工人、码头搬运工、鞋匠学徒、铁匠、家庭女佣,他们喜欢看什么?

这件事,还真没多少人研究过。

但劳埃德研究过,而且他比谁都懂。

毕竟,他自己原本就是靠给这些人印一便士盗版书起家的。

于是,《火花》在劳埃德的手下,很快就出现了大量新鲜得冒油的题材。

以舰队街连环杀人恶魔理发师陶德为主角的反派《珍珠项链:一段家常罗曼史》,以法国《巴黎的秘密》为模仿对象的《伦敦秘史》,以及靠打擦边球取胜的《戈黛娃夫人,或,考文垂的窥视者汤姆》,甚至于他仗着有帝国出版和亚瑟·黑斯廷斯爵士撑腰,还亲自连载起了《劳埃德政治笑话集》。

并且更令帝国出版的股东们感到欣喜的是,相较于《英国佬》上常常出现的那些知名作者,《火花》的连载作者索要的报酬简直低的可怜。

因为出版业这行虽然看重书籍的质量,但书商们看中质量的初衷还是为了销量,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,他们总是对成名大作家的书籍保持宽容,而对名不见经传的作者吹毛求疵。

只要那些正当红的作家有出版意向,那些书商甚至可以在未曾过目的情况下签下订单。乃至于,即便作家尚未动笔,作品仅仅处于构思阶段时,也同样可以出售著作并收取酬金。

因为对于出版商来,花三四百镑去赌一个作者一炮打响,反倒不如多出点钱博个稳定收益。

毕竟不是每一家出版社都像亚瑟·黑斯廷斯爵士领导下的帝国出版那样,能够在茫茫人海中慧眼识珠,一眼就分辨出谁是蒙尘的宝珠,谁是一文不值的赔钱货。

不过,虽然出版商一致认为帝国出版代表了业界最高审稿水准,但即便强如他们,也没办法保证百发百中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