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70章 一一六八章 塑料日元(1 / 2)
天承二年四月初一,明海银行对马分行的白石台阶下,人声鼎沸。倭国各方的使者、豪商、甚至披甲佩刀的武将,将宽阔的广场挤得水泄不通。他们的目光,无一不灼热地投向分行那刚刚开启的、厚重包铜的大门。
门内,灯火通明。数口巨大的樟木箱已被撬开,浓郁的、新印钞票特有的溶剂气味淡淡飘散,混合著檀香,形成一种奇异而令人亢奋的气息。
朱天权总督身着绯色官袍,立于铺着明黄绸缎的长案后,面容肃穆,眼底却藏着一丝锐利的满意。他环视眼前这些来自源氏、平家、藤原残部,乃至各地自立大名的代表,缓缓开口,声音洪亮地穿透喧嚣:「奉大明明海商会会首百花内亲王钧令,暨明海银行总行授权,今日起,对马分行正式发行『日円』新钞,与诸位手中的白银,一比一无限兑换!亦可用此钞,直接购买明海商会一切货物!」
话音刚落,身后数名职员同时掀开了覆盖在长案上的明黄丝绒。
霎时间,整个广场诡异地安静了一瞬,随即爆发出更大的、夹杂着惊叹与难以置信的嗡嗡声。
阳光透过高窗,洒在那些堆叠整齐的钞票上。那根本不是他们认知中的任何纸张!
它们流光溢彩,表面光滑如釉,却又带着一种奇妙的韧性。尺寸各异,从小巧的5両到惊人的500両,无一不精美绝伦,彷佛艺术品而非钱钞。
最引人注目的,是上面精密无比的凹版印刷图案——
5両钞上,是理想化的崇德天皇御容,头戴冕旒,神情悲悯而威严,背景是朦胧的平安京皇宫屋檐,边饰以精细的樱花缠枝纹。
10両钞则聚焦于华丽的龙袍细节与菊花御纹章,金线与靛蓝交织,在赛璐珞材质上呈现出近乎立体的炫目光泽。
20両钞上,是典型的公卿形象——白粉敷面,黑齿,细目长须,头戴立缨冠,身着层叠繁复的直衣,正是藤原道长般的极致贵族美学。背景衬以《源氏物语》「桐壶」卷的场景暗纹。
50両钞竟是一幅微缩的《源氏物语》插画:光源氏与紫之上于庭园夜宴,贵族男女衣袂飘飘,神情妩媚忧郁,四周点缀枫叶与假山石,极尽风雅。旁侧还以极细微的雕版字体印着一首和歌。
100両钞展示了紫式部于灯下执笔书写的姿态,气质知性而哀婉,案头散落卷轴,身后屏风绘着物语场景。
200両钞气势恢宏,是平安京全景鸟瞰:壮丽的朱雀门、巍峨的东寺五重塔、连绵的宫殿群,线条繁复却纤毫毕现,展现王朝鼎盛时期的京都气象。
最高额的500両钞,则融合了诸多元素:巨大的菊花纹章居于正中,周围环绕四季花卉(樱、菖蒲、菊、梅)与各种贵族纹章,边缘以流云、扇面为饰,并以优美的书体镌刻着多首著名和歌,堪称浮世绘与纹章学的华丽结合。
所有钞票触手冰凉坚挺,屈折不皱,用力揉搓后立刻恢复原状,毫无痕迹。某些角度下,隐藏的磷光防伪标记幽幽闪烁,更添神秘。那材质,那光泽,那绝非人力能及的精密印刷……让所有第一次见到它的人,都不由自主地想起数年前那场引发疯狂争夺的「龙珠」!同样的非人间造物之感,同样的令人迷醉的虹彩!
「此乃…神物啊!」一位年老公卿打扮的藤原家使者颤声惊叹,几乎要跪拜下去。
「快快快!兑换!我代表平家,先兑十万両!」一名平家武将猛地推开身前的人,将沉重的银箱轰然放在柜台上,声音因急切而嘶哑。白银?白银如今在倭国几乎泛滥,沉重无比,转运极其危险不便,哪有这轻薄如羽、坚韧华美、还能直接换取救命的粮草军械的「神券」来得实在?
「我源氏要兑二十万両!」
「我们北条家五万両!」
「三上家三万両!」
刹那间,秩序荡然无存。各方代表几乎是疯狂地涌向柜台,将一箱箱、一车车的白银拼命塞进来,争先恐后地换取那精美绝伦的塑料钞票。彷佛换迟了一步,这天赐的神物就会消失不见。
朱天权冷眼旁观着这近乎失控的场面,嘴角那丝笑意终于不再掩饰。
对马分行的银库以惊人的速度被填满。原本预计能维持数月的首批钞票,在短短十数日内便被兑换一空!不得不紧急从金陵加运第二批、第三批……
当第一批满载着三千六百万两白银的庞大船队,升起风帆,缓缓驶离对马港,朝着大明方向归航时,朱天权站在码头,远眺海天一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