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书本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女生言情 >北魏谋国:这个玄德太强了 > 第692章 来自北方的书信

第692章 来自北方的书信(1 / 2)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二月三十日·江陵城外

寒意尚未完全退去,江陵城外的原野上,却已是一片肃杀之气。刘璟亲率的五万步骑精锐,军容严整,旌旗蔽空,在距离城墙数里之外缓缓扎下连绵大营。与此同时,两万汉军水师战舰溯夏水(今内荆河)而上,高大的楼船如同移动的城堡,桅杆如林,彻底封锁了江面,切断了江陵城与外界的最后一条水路联系。

中军大帐刚刚立起,大将军高昂便按捺不住求战之心,他甲胄铿锵地闯入帐内,声如洪钟地向刘璟请命:“大哥!江陵近在眼前,我军士气正盛,何不立刻下令,打造云梯,猛攻城池?末将愿亲率本部兵马,为大哥拿下此城!”他摩拳擦掌,眼中燃烧着战斗的火焰,仿佛眼前的江陵城已是囊中之物。

刘璟正站在临时拼起的沙盘前,闻言抬起头,看着自己这位急躁的义弟,不由失笑。他摆了摆手,语气轻松地说道:“二弟,稍安勿躁。到了这江陵城下,难道就只知道打打杀杀吗?你莫不是忘了,咱们的陆军师,可是地地道道的江陵人。”

他目光转向一旁静立、面带微笑的军师陆法和,继续说道:“若到了法和的家乡,还要靠强攻硬打,血流成河才能拿下,传扬出去,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我汉军无人,只会蛮干?也让法和脸上无光啊。”

陆法和闻言,脸上那抹高深莫测的笑意更深了。他整了整衣冠,对着刘璟从容一揖,朗声道:“大王所言极是。些许小事,何须劳动大军攻城,徒增伤亡,亦惊扰乡里。请大王与诸位将军稍候片刻,容臣去去就回。”他的语气平淡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。

说完,陆法和也不多言,向刘璟再行一礼,便转身潇洒地抽步出了大帐。帐外,一队精锐亲卫早已准备就绪,护卫着他,策马扬鞭,径直朝着江陵城门方向而去。

帐内诸将见陆法和如此自信,又见汉王似乎成竹在胸,虽然对于无仗可打略感失望,但也知道军师手段非凡,或许真有妙计。于是纷纷向刘璟行礼后,各自退回本营,约束部下,等待消息。

待众将散去,大帐内清静下来。一直如同影子般侍立在侧的亲卫统领刘桃枝,这才悄无声息地走上前来,将几封密封好的书信恭敬地呈到刘璟案前,低声道:“大王,长安绣衣卫通过驿站加急送来的最新消息。”

“嗯。”刘璟点了点头,收敛了脸上的笑意,坐回主位,拿起小刀,仔细地一一拆开火漆封印。

他首先展开的是来自晋阳的密报。信是潜伏在北齐的密探发回,由司马子如转呈的。信中详细禀报了第一件事:齐国的娄昭君太后,于两个月前在晋阳宫顺利产下一子,取名高济。此事目前被严格封锁,仅有少数核心人物知晓。信中还提到,娄太后的心意是,希望能想办法将这个孩子秘密送到汉国,交由刘璟抚养。

而司马子如的分析和建议是:目前汉国战略重心在南线,不宜过度刺激北齐,暂时维持现状最为稳妥。他会利用在北齐的人脉关系,尽力与段韶等实权人物斡旋,确保娄太后母子平安。

刘璟仔细阅读着每一个字,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。娄昭君……这个与他有着一夜情的女人,如今为他生下一子,还希望送到他身边。这其中蕴含的情谊、风险与政治意味,都极为复杂。

他沉吟片刻,觉得司马子如的老成谋国之言确实有理。现在确实不是节外生枝的时候。他提起笔,蘸饱了墨,在回信上写道:“晋阳之事,悉听司马公决断。务必以保全母子平安为要,南线战事胶着,暂无余力北顾。”他将决策权完全交给了司马子如,显示了对这位老狐狸的信任。

处理完这件颇为耗神的私密之事,刘璟轻轻吐了口气,继续拆看第二封信。这封是来自长安后宫的喜报。信由王妃尔朱英娥亲自书写,禀报了两件喜事:明妃顺利诞下一女,而吕良悌也生下了一个儿子。

信末,尔朱英娥恳请刘璟为这一双儿女赐名。随这封家书一同寄来的,还有义子、擅长相面的来和的一封单独书信。

刘璟继续拆开了来和的书信。来和在信中先是恭贺,然后谈及他对两位新生儿面相的观察。他写道:“大王之女,面相贵不可言,然其性或刚,须配一温良敦厚、貌柔心壮之男子,方能阴阳调和,福泽绵长。”

刘璟看到这里,不禁莞尔,觉得来和这小子想得也太远了,女儿才刚出生,就想着婚配之事了?他暂时将此事放在一边。

接着看下去,来和笔锋一转,提到了吕苦桃所生的王子,字里行间充满了惊叹与推崇:“……王子之相,实乃臣生平仅见!额上有五柱入顶,光华内蕴;下颌为人龙之颔,贵气天成;双目炯炯,如黎明之星,光芒四射,似能洞彻幽冥;其掌纹更是奇特,隐成‘王’字!初啼之声,清越激昂,有如金声玉振,响彻宫闱!此乃承继大业、开创盛世之不二人选!”来和最后强烈建议,请刘璟为此子取名为——坚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