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书本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灵异恐怖 >东北军着名爱国将领于学忠 > 第369章 最后的军事建议

第369章 最后的军事建议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\"您当年写的《游击战术纲要》,现在军校还在用。\"于允武翻开扉页,上面有铅笔批注:火力不足时,以地形补之;兵力不足时,以民心补之。

于学忠摇摇头:\"过时了。如今有火箭炮、喷气机...\"他的目光落在院角的磨盘上,想起民国二十八年那个雪夜,游击队用这土办法给重机枪消音。\"但记住,再好的武器也要人用。\"忽然压低声音,\"东海那边...最近怎么样?\"

于允武犹豫片刻,从公文包抽出份加密文件。老人只看了一眼就笑了:\"果然要建新舰队了。\"他指着黄海某处,\"这里水深,适合潜艇...\"话未说完,突然抓住儿子手腕,\"当年要是咱们东北海军还在...\"

夜风穿堂而过,吹灭了桌上的油灯。黑暗中,于允武听见父亲轻声哼起《松花江上》,走调得厉害,却让他鼻子发酸。

深夜,于学忠披衣起身,从樟木箱底层取出军用信笺。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:

\"汉卿兄:闻台湾近日台风过境,不知府上安否?昨夜梦见少时同游旅顺口,你指着铁甲舰说'将来咱们要有更好的'...今闻青岛船坞新下水的驱逐舰,已能...\"

写到这里,钢笔突然没水了。他使劲甩了甩,一滴墨汁溅在\"驱逐舰\"三个字上,像颗黑色的眼泪。信纸被揉成一团扔进纸篓——那里已有十几个相似的纸团。

转而抽出一张公文纸,郑重写下《关于加强海防建设的几点建议》。写到第三页时,咳出的血沫染红了页脚。他用吸墨纸轻轻按了按,继续写道:\"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如双臂合抱,当以快艇部队为纽带...\"

黎明时分,李振唐发现老人伏案而眠,手中还攥着钢笔。轻轻抽走文件时,发现背面有行小字:\"若当年奉系海军未散,倭寇何敢窥辽东?\"

三天后,国防委员会的回函到了。办公室主任亲自送来,红色公文袋上印着烫金国徽。\"于老的建议很有价值,已转海军司令部研究参考。\"

于学忠在收文簿上签字时,发现下一页登记着某份苏联援助舰艇清单。他笑了笑,把回函锁进抽屉——和1950年那份《关于东北边防的建言》放在一起,同样的\"留作参考\"四个字。

秋风吹落庭院里最后一片海棠叶。老人忽然说:\"振唐,扶我去院里走走。\"

踩着厚厚的落叶,他停在磨盘前。这个从山东带回的石磨,曾碾过军粮,也碾过草药。\"你知道我这一生,最得意的是什么?\"不等回答就自顾自道,\"不是台儿庄,不是沂蒙山...是民国三十四年在重庆,没签那份调兵令。\"

李振唐眼眶一热。他清楚记得那个闷热的夏日,多少将领在调往东北的军令上签字画押,只有老上司以\"旧疾复发\"为由拒绝了。

\"允文前日来信,\"于学忠突然转变话题,\"说在兰州见到当年五十一军的老兵,还在用我教的土法子测风速。\"他仰起头,一架喷气式飞机正划过湛蓝的天空,银白的尾迹像把利剑。

回到书房,老人从镜框后取出张泛黄的照片:二十岁的海军见习官于学忠站在\"海圻\"号巡洋舰甲板上,身后是波涛万顷的黄海。他用袖口擦了擦玻璃,轻声哼起北洋水师的军歌。

窗外,一群鸽子掠过四合院上空,鸽哨声悠悠荡荡飘向远方。于学忠忽然挺直腰板,对着北方敬了个标准的军礼。阳光透过他颤抖的手指,在墙上投下巍峨的影子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