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书本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灵异恐怖 >我在后宫开冥途 > 第484章 碑会走路,专找心虚的人

第484章 碑会走路,专找心虚的人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残碑爆裂,化作黑沙席卷升空,旋即如流沙倒灌,尽数沉入地底裂缝。

而在千里之外的南郊主碑边缘,一道陈年裂痕悄然弥合,仿佛从未破碎。

同一时刻,清明寺地底深处。

小吏执灯巡查律网命盘,忽觉脚下金丝剧烈震颤,如万蛇游走。

抬头望去,整面命盘自动投影出全国地图,其上数十点红光闪烁,皆为“无名碑”分身显现之地——北境边关尸骨成堆的战场、江南漕运码头溺亡船夫的漩涡、西南流放地万人坑遗址……

每一处,都是怨气最重、冤魂最深之所。

更诡异的是,所有分碑移动轨迹竟连成一线,形如锁链,自西北起始,蜿蜒而下,最终环绕皇城一周,闭环闭合,宛如囚笼。

小吏瞳孔骤缩,转身欲奔上报。

可喉咙突然发紧,发不出一丝声音。

低头一看,魂飞魄散——

他的影子正缓缓脱离身体,双脚离地,自行走向地脉裂缝。

那影中双目睁开,竟是清明司已故老判官的模样,嘴唇微动,无声吐出两个字:见证。

这一夜,天下多处惊现异象。

可无人知晓,真正的风暴,还未开始。

因为就在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,南郊主碑再次渗出泪水。

碑面文字悄然变化,旧字褪去,新文浮现,漆黑如渊:

它来了。第484章不会走路,专找心虚的人(续)

皇城震动,禁军连夜调防。

萧玄策一纸密令下达,八百里加急传遍各道:凡“无名碑”现身之地,即刻封锁,不得擅近,违者以通冥论罪。

羽林卫持刀列阵,铁甲压街,将南郊祭坛、城南贫民巷、河东驿站、北境战场遗址等十余处异象之地尽数围死。

百姓噤声避户,坊间只敢低语:“那碑认得人心,它走的是冤路,找的是亏欠。”

可当夜子时三刻,驻守南郊的三百精兵,齐齐仰头嘶吼,声如厉鬼索命——

“它来了!它来了!!”

火把爆燃,营帐无风自裂。

士兵们双目翻白,七窍渗血,却仍机械般重复着这三个字,直至力竭倒地,口吐黑沫,昏迷不醒。

次日换防,人去营空,兵器插地成圈,森然如祭坛图腾。

中央石台上,一块青灰色石片静静摆放,其上阴刻四字,笔锋凌厉如裁魂:

知情不举,戍魂百年。

无人知晓他们去了哪里,也无人敢去查。

与此同时,南郊主碑再度消失,仿佛从未存在过。

三日后,太庙晨钟未响,守庙老礼官却被一阵沉闷的撞击惊醒——那九丈巨碑,竟斜斜矗立在太庙正门前,碑身倾斜,恰好将通往先帝灵位的玉阶彻底封死。

香炉倾倒,供果滚落,整座宗庙陷入死寂。

“这……这是大不敬!”礼部尚书颤声请示,“请陛下下令移碑,否则祖宗震怒,天罚降矣!”

萧玄策清晨抵达,玄袍曳地,面无表情地立于阶下。

寒风吹动他额前碎发,映出眼中深不见底的幽光。

他凝视那碑良久,指尖缓缓抚过碑底沾染的泥土——那是从千里外的西南万人坑带来的红壤,混着枯骨碎屑。

“让它堵着。”他终于开口,声音平静却如铁律降临,“若祖宗有知,也该听听外面的声音。”

群臣悚然,无人再言。

而更深的异变,已在宫闱深处悄然蔓延。

深夜,乾清宫万籁俱寂。

井底藤蔓搏动愈发剧烈,根须如活物般扭曲抽搐,仿佛地脉之下有巨兽苏醒。

忽有一根新生枝条破土而出,湿漉漉地缠上龙椅扶手,花苞微张,吐出一枚晶莹石籽。

那枚落地即化,缩为寸许高的迷你碑影,通体剔透,表面密布“行”字律纹,宛如微型冥途核心。

小碑缓缓爬行,所过之处,地毯织锦上的祥云瑞兽竟如被无形之手撕裂,尽数扭曲重组,化作一行行森然律令——“欺心者不得入轮回”、“藏罪者永镇幽渊”、“妄断生死,反噬三世”。

萧玄策静坐龙案之后,目光未移,任其前行。

它停在他靴尖前三寸,轻轻撞了三下,如同叩门,又似请见。

帝王俯身,嗓音低沉如夜潮:“你还想要什么?”

小碑不动,唯有表面水光涟漪般荡开,浮现出一张模糊的脸——苍白、瘦削,一双眼睛在黑暗中缓缓睁开,带着尸斑与泥土的气息,那是沈青梧重生前,在悬崖底睁眼那一刻的模样。

她没死。

她回来了。

她一直在看。

萧玄策瞳孔骤缩,指尖微微一颤,却终究未动。

就在这死寂之中,殿外更漏滴尽,子时已至。

他缓缓闭目,靠向椅背,似要稍歇。烛火摇曳,映照满室孤影。

再睁眼时——

殿内陈设未变,可烛火却全数转为幽蓝,冷光如霜。

墙上倒影中……他的影子,正缓缓抬起头,嘴角一寸寸扬起,露出一个不属于他的笑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