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书本网
会员书架
首页 >科幻次元 >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> 第755章 京味咸香·炒肝的暖冬热卤

第755章 京味咸香·炒肝的暖冬热卤(2 / 2)
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
-顾客点单时,将卤汁重新大火烧开,放入处理好的猪肝块和大肠段(若加),轻轻搅拌,保持大火煮2-3分钟(猪肝变色、用筷子能轻轻戳透即可,煮太久会老)。

-转小火,将淀粉水缓慢倒入锅中,边倒边用木勺顺时针搅拌(防止淀粉结块),直至汤汁变得浓稠(提起木勺,汤汁能均匀挂在勺壁上,不会快速滴落)。

-关火,滴入香油,搅拌均匀,即可盛碗。

4.装碗与调味:

-取一个热碗,将煮好的炒肝盛进去,顶部撒上2小勺蒜末(蒜末要多,是炒肝的灵魂)和少许香菜段,即可递给顾客。

-若顾客喜欢更辣的口味,可提供辣椒油,让顾客自行添加。

5.成品特点:猪肝鲜嫩无腥,入口即化;大肠软糯油香(若加);汤汁浓稠透亮,挂勺不泻,咸香中带着香料的复合香味,蒜末的辛辣和香菜的清爽中和了卤味的厚重,喝一口热乎的汤汁,暖到喉咙里,全身都透着劲。

三、卤香满街,炒肝唤醒冬晨

第一碗炒肝刚盛好,浓郁的卤香就飘出了店门。林晚星端起碗,吹了吹,小心地喝了一口汤汁——浓稠的汤汁裹着卤香,猪肝嫩得没一点腥味,她忍不住对谢景渊说:“太地道了!跟叔公说的味道一模一样,张大爷肯定喜欢!”

谢景渊刚把包子蒸好,闻言走过来尝了一口,笑着点头:“猪肝煮得刚好,芡勾得也稠,配着包子吃正好。今天晨练的老人多,肯定能卖得火。”

话音刚落,张大爷就推门进来了,一闻到香味就乐了:“哎哟,这不是炒肝的香味嘛!晚星,快给我来一碗,加俩包子!”

当冒着热气的炒肝碗端到张大爷面前时,他先撒了一大勺蒜末,搅拌了两下,喝了一口汤汁,眼睛瞬间亮了:“就是这个味!跟我在北京吃的老字号一个样!猪肝嫩,汤汁稠,冬天喝这个太舒坦了!”他一边吃炒肝,一边啃包子,不一会儿就把碗底舔得干干净净,临走前还说:“明天我得带老伙计们一起来尝尝!”

上午七点,店里已经坐满了晨练的老人和赶早班的上班族。有位阿姨带着孙子来,孙子捧着小碗,小口吃着猪肝,含糊地说:“奶奶,这个肝肝真好吃,不苦!”阿姨笑着说:“这孩子平时不爱吃猪肝,今天居然吃了小半碗,你们这炒肝做得真不错。”

最热闹的是八点以后,上班族排起了长队。一位在附近写字楼上班的男生,连续三天都来打卡:“我老家是北京的,来这儿工作后就没吃过正宗的炒肝,你们家的味道跟我妈做的一模一样,早上喝一碗,一整天都有精神。”

中午时分,美食博主苏晴裹着羽绒服来了,一进门就嚷嚷:“晚星!我听粉丝说你们家新出了炒肝,特意赶过来的,快给我来一碗,加俩肉包子!”

林晚星笑着给她端上炒肝,苏晴拿起勺子,先喝了一口汤汁,然后满足地叹了口气:“我的天!这炒肝也太正宗了吧!猪肝嫩得没话说,汤汁稠得挂勺,蒜末一撒,香味立马就上来了!”她对着镜头,边吃边推荐:“家人们!冬天早餐一定要试试这碗老北京炒肝!热乎、咸香、还补气血,配着包子吃绝了,老板用的都是新鲜猪肝,处理得特别干净,吃着放心!”

傍晚时分,王师傅也来了,这次他还带了几位北京来的朋友。“林小姐,我听顾客说你们新出了炒肝,特意带北京的朋友来品鉴品鉴。”王师傅喝了一口汤汁,点点头说:“不错不错,去腥做得到位,猪肝嫩,汤汁稠,蒜末给得足,很地道的老北京味。我这几位朋友都说,在北方能吃到这么正宗的炒肝,不容易。”

打烊时,炒肝已经卖了60多碗,蒸笼里的包子也卖空了。林晚星和谢景渊坐在窗边,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,手里捧着温热的茶杯。

“景渊哥,今天炒肝卖得太好了,好多顾客说明天还要来。”林晚星脸上满是笑意,“咱们的冬季小吃又多了一款京味的,现在南北方的口味都齐了,不管是喜欢甜的、辣的,还是咸香的,都能找到喜欢的。”

谢景渊握住她的手,温柔地说:“都是你愿意花心思琢磨,从选猪肝到熬卤汁,每一步都仔细把关,才能做出这么受欢迎的小吃。接下来,咱们还可以根据顾客的反馈,加些腰子、肺片,做个‘卤味全家福’,让选择更多样。”

林晚星点点头,看向窗外——冬夜的风还在吹,但店里残留的卤香,却让这个冬天变得格外温暖。她忽然觉得,美食最动人的地方,就是能把不同地域的味道带到一座城市,用一碗热乎的炒肝,唤醒食客的记忆,也让“星语花坊”的烟火气,在冬天里愈发浓郁。

她知道,他们的美食故事还在继续,每一款新小吃,都是他们写给食客的冬日情书,用热乎的卤味,驱散寒冷,留下最温暖的味觉记忆。
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[简体版]
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